进入11月以来,无论是外围市场的美豆价格,还是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均延续了此前的偏弱态势,走出了一波阶段性的调整态势。从下图具体来看,美豆01合约期价由前期的959.4美分/蒲跌至最新低点910美分/蒲,月跌幅2.1%;国内连粕M2001从前高3086跌至最新低点2843,月跌幅2.3%;连粕跌势与美豆大体相当。但发现,期间豆粕现货跌势稍缓,表现相对抗跌,对于这一状况,后期还能延续多久呢?

首先从外围美CBOT大豆市场来看,本月下跌的主线在于USDA月度供需报告偏空打压,从11月的USDA报告来看,报告并未如市场预期的继续下调美豆单产,维持上月46.9不变,种植面积同样延续上月数据,且调低美国国内压榨至5729万吨,报告数据对于本月的美豆期价形成一定打击。此外,随着美豆的收割的继续推进,加之南美大豆播种暂未见明显的天气异常情况,天气炒作暂未升温。因此,美豆期价接连走低,将此前10月涨幅消耗殆尽。

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百万吨)
时间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11月预估 10月预估 11月预估 10月预估 11月预估 10月预估
期初库存 8.21 8.21 11.92 11.92 24.85 24.85
产量 120.07 120.07 120.52 120.52 96.62 96.62
进口 0.59 0.59 0.38 0.38 0.54 0.54
国内压榨 55.93 55.93 56.94 56.94 57.29 57.7
国内消费 58.87 58.87 60.41 60.41 60.78 61.19
出口 58.07 58.07 47.56 47.56 48.31 48.31
期末库存 11.92 11.92 24.85 24.85 12.92 12.52

而国内方面,受累于中美外贸关系的影响,美豆出口回暖,近月美西大豆贴水偏低,远月南美大豆贴水偏低的双重刺激,以最新的大豆成本及压榨利润来看,后期的大豆理论进口成本整体围绕3200上下波动,而压榨利润无论是美豆,还是南美大豆新作,均有着尚可的理论利润,因此连续诱发上游工厂对豆粕远月基差的销售热情,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11月1-19日,国内豆粕成交总计406.11万吨,其中基差成交265.58万吨,占比高达约64%,基差成交占比连续两个月过半。受此影响,豆粕期价接连承受大量套保盘,期价表现整体偏弱。

伴随着远月豆粕基差频频放量的同时,豆粕现货价格却相对期价表现的更为坚挺。其直接的因素该是国内大豆和豆粕库存整体维持低位运行,从下表我网统计的数据来看,第46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299.25万吨,同比去年减少341.26万吨,减幅53.28%;豆粕库存为46.0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7.86万吨,减幅59.57%。尤其是处于5年低位的大豆库存,给与了部分区域内豆粕现货价格有利的支撑,不少区域内油厂的开机率迟迟较难恢复,部分油厂甚至出现断豆停机现象。豆粕库存同样处于偏低水平,部分前期较高库存区域受开机率下降同样进入去库存态势,在低库存的背景下,豆粕现货绝对价格虽受期价的影响下调,但整体基差水平并未下降。

对于眼前较好的豆粕基差,后期还能维持多久呢?在美豆进口这一因素暂未生变的前提下,配合南美大豆仍旧有着利润压榨的同时,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后期大豆进口量的回升。以美国方面为例,2019/20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790.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4.6万吨提高1124.0%,上周是同比提高749.8%,两周前是同比提高542.2%。从数据上来看,从第十三轮中美高级别谈判后,进口美豆进程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延续已久的大豆低库存局面或者不远的将来被打破。

综上所述,在最近一个月的豆粕基差持续放量的同时,阶段性的豆粕期价或相对充分反映的后期市场的担忧,短期来看豆粕期价下跌空间将相对有限,M2001关注前低2850一线的支撑。而现货因其目前国内大豆供应压力尚未传导上来,仍然延续美好时光,尤其以北方区域更为明显,但需警惕后期大豆到港恢复,油厂开机率的下降,打破当前低库存低开机局面,豆粕现货价格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届时豆粕市场将迎来怎样的新变局,让我们12月5日齐聚上海,于上海大宗商品周活动暨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2020年豆粕油脂市场展望研讨会再续佳话!